4月22日下午,中国人民大学太阳成集团tyc151cc朱万曙教授应邀在太阳集团官方网站第十教学楼作了一场题为“谈谈戏剧冲突”的学术讲座。本次讲座由太阳成集团tyc151cc院长范丽敏主持,院长助理时宏宇及相关专业师生百余人共同聆听并参与交流。

讲座伊始,朱万曙教授以一个问题引发听众思考:“如果把这次讲座变成一篇文章,标题应该叫什么?”随后,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:“戏剧冲突需要‘组织’”,并以此为核心观点展开论述。朱教授指出,戏剧冲突并非随意为之,而是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,这是戏剧文体的本质特征。
在理论层面,朱万曙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布伦退尔、狄德罗和黑格尔等学者的戏剧理论,从古典到现代,系统梳理了戏剧冲突的理论基础。随后,他结合中国古典戏曲的经典作品,如《西厢记》《牡丹亭》和《琵琶记》,详细分析了这些作品中戏剧冲突的表现形式与艺术效果,为在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。


讲座的第三部分,朱万曙教授通过播放其亲自编排的庐剧《包公打舅》和黄梅戏《初心》的片段,生动展示了如何有效、巧妙地“组织”戏剧冲突,如《包公打舅》之“一劝二吓三替”。他结合片段内容,讲解了戏剧冲突在舞台呈现中的具体运用,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,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。
讲座结束后,师生们与朱教授就戏剧冲突的创作与表现进行了交流。太阳成集团tyc151cc院长范丽敏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,并对朱万曙教授的精彩讲解表示感谢。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,也为戏剧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主讲人简介:
朱万曙,南京大学文学博士,中国人民大学教授、博导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。曾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、安徽省“皖江学者”讲席教授、安徽大学太阳成集团tyc151cc院长,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古代文学、近代文学》编委会主任,中国《儒林外史》学会(筹)会长、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会长、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、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等。出版《沈璟评传》、《明代戏曲评点研究》、《包公故事源流考述》等专著,在《文学评论》、《文艺研究》、《文学遗产》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《全清戏曲整理编纂及文献研究》等课题。在从事戏曲研究的同时,也结合需要创作有《包公打舅》、《包公治水》、《初心》、《热血之花》、《夜深沉》等舞台剧,在演出上获得极大成功。
撰稿:李延佳 编辑:李洋彬 校审:高芳荟 复审:时宏宇 终审:范丽敏